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三) (第3/9页)

肯定是一部卜筮之书,又含有哲学思想的说法,在学界里似乎形成了一个学派。笔者给命一个名字叫“悖论”派。不过他们所说的《周易》哲学思想或含有辩证法,都是从那套画符号错纵及对立上,认为的辩证法思想,还包括抽取《周易》里一些辞句。如“泰”、“否”、“损益”,“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等就认为《周易》里是讲对立与辩证的哲学了,包括一些还从画符号阴阳之说来附会出哲学与辩证法思想,并不是从《周易》一书的六十四篇文章内容及《周易》的整体思想去理解,更别说他们又首先肯定《周易》是卜筮之书,而后说什么《周易》里有哲学思想,这本身是一种悖论。从占筮书寻找哲学思想的说法,是一种认“巫”为“理”的谬论,你看后来流行的算命“八字”书中,在论述五行在四季中的性状,能说没有“辩证法”吗?但那辩证法是干什么为目的的呢?是“命定论”,是“宿命论”的思想,那里能与哲学相提并论呢?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学术界掀起关于《周易》性质的一些学术讨论。冯友兰率先发表了《易传》的哲学思想。李景春发表了“《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

    而笔者是2009年在书店里看到张其成的一本易学著作里,举例古往今来,人们对《周易》一书的说法,认为《周易》是哲学的,列举到“李景春说:《周易》不仅是中国古代一部最早的有系统的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系统的哲学著作之一”。(《张其成全解周易》张其成著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由此知道了李景春写过一本名称为《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的书。很是兴奋,兴奋的是,有人已看出了《周易》是哲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