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四) (第1/8页)

    4."十翼”(即《易传》)里所反映的《周易》内容及其称法

    《易传》是《周易》产生后,有东周到西汉前期这段时间内,所对《周易》一书作出的各种解释和阐发出新的思想学术文集。简单地说《易传》(“十翼”)是《周易》的学术文集。

    《易传》是针对《周易》一书做出的各种解释,严格地说《易传》里的内容,是面对两种《周易》文本作为解释对象,即以春秋《周易》文本和卦爻式《周易》文本(《今本《周易》)作出的解释。

    如《易传》集里有战国之前产生的《大象传》,就是以"春秋《周易》文本"作为解释的对象。再如《易传》集里的《文言》,《系辞》等,则依托的是"今本《周易》"作为解释对象。

    总之,《易传》解释的对象是《周易》,而不同于后封建时期里出现的“易学”。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即传统“易学”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已不单单是《周易》,而且也包括了《易传》。既然《易传》是针对《周易》一书所作出的各种解释,那么,《周易》与《易传》的关系,就是原著与学术研究的关系,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了。

    《易传》集里最早对《周易》一书的阐释文章,是《象传》里的“大象”文。但“大象”一文里并没有涉及《周易》的称谓,既没有出现《周易》这一名称,也没有出现《易》这一称谓。“大象”作者所对《周易》一书的阐释方式不无独特,则是通过对《周易》一书每篇里的一个“六联体”符号,已被赋予进去八种物象(即后所称的“八卦取象”)之属的名称和篇名的点出,又通过此篇文章的思想宗旨,而阐发出一句君子之治的经典政治道理。因《周易》一书共有六十四篇文章,故“大象”的作者,也就依托《周易》一书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