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二) (第3/6页)

期的著作,而且据说出自周王朝开国英雄姬昌(第一任国王姬发的老爹)的手笔。所以孔丘怀着敬畏的心情,小心翼翼地避免太多地触及到它的实质问题,他叹自己生命的短促,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可是,星象家却不像儒家那么尊重它,老实不客气地用它来推测未来,一直到二十世纪,仍把它当作一部占卜吉凶的巫书。”(《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柏杨这种演义化的史说,却也让人对中国历史没有以往那种敬重感了。柏杨虽然认为《易经》是一部暧昧不明的形而上学的玄书,在历史上成为星象家们占卜吉凶之用至到今天。柏杨这种看似玄妙的说法,实乃是对《周易》或《易经》的内容称为都分不清,不能不以一个“玄书”来解释他认为的《易经》,实质他什么也没说清。

    金景芳教授既是历史学家,又是“易学”专家。

    金景芳与吕绍刚合著的《周易全解》一书“序”中说:

    “这本《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和《易大传》的全部解释……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在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

    (《周易全解》金景芳、吕绍刚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1991年第6次印刷)

    金先生在他的《周易全解》“序”中对《周易》实际定性为卜筮之书,只是金先生在对认为是卜筮之书的《周易》,着眼点不在其卜筮之术上,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