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南北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南北之战 (第7/15页)

龄截止到35周岁,谢安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因博士学历年龄放宽,报考的也是主任科员以下的职位。按任职满三年才能一升的规定,退休前弄个正处级就算祖坟冒青烟了。而谢安一出来,就是妥妥的副国级。

    史籍中一直描述谢安面对前秦大军如何如何淡定,其实,谁面对这么一支巨无霸的远征军,都只能蛋疼。好在谢安毕竟是士族中的精英,手里也有自己的王牌。

    北府兵。

    东晋当时所辖领土,按职能划分,可分为军事重镇和生产基地两部分。

    军事重镇主要是荆州和扬州。荆州位居长江上游,地广兵强,是东晋北方的门户所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荆州设有都督府,物产、兵力占国内占东晋的一半(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而扬州,辖首都建康,是京畿之所在,乃东晋立国之根本。

    东晋的生产基地,主要是三吴及浙东地区,是东晋的粮棉基地。

    在乱世,荆、扬二州的长官地位远高于其他疆臣。但,荆、扬二州的长官要论短长的话,则是各有千秋。

    扬州,因是京畿所在,其地方长官可称疆臣之首,政治地位要略高于荆州刺史。

    荆州,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物资和兵力,荆州刺史是东晋最大的军阀、第一实力派。看看前荆州刺史王敦,皇帝一做令自己不顺心的事,直接率兵杀进京师教训一下皇帝。另一任荆州刺史桓温,则差点自己做了皇帝。

    谢安虽然贵为宰相,却一直为来自两方面的威胁所心焦。一方面,自然是来自北方的前秦;另一方面,就是来自内部的荆州。

    前文已有所述,荆州刺史兼扬州刺史(这个最狠)桓温意图以功高篡位未成,但他的继任者一点也不令谢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