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汉国夕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汉国夕阳 (第2/7页)

倾向南方的东晋政权。

    二是占据河北的石勒。石勒名义上受命于刘聪,实际上已有人有地盘,很独很强大,对刘聪早有不臣之心,这点前文已有所叙述。

    三是代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占据当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一带。

    刘聪、曹嶷、石勒、鲜卑族拓跋部,四方军阀瓜分了北中国,各据一方,其他三方名义上尊刘聪为主,实际上各怀鬼胎。

    刘聪执政时期,重新制定了匈奴汉国的百官制度。但本质上还是沿用并进一步健全了其父刘渊的胡汉分治政策。

    刘渊建立汉国时,设单于左辅、右辅,专治理胡人。刘聪则以其儿子刘粲为大单于,也设左、右辅,各管六夷10万落,一万落置一都尉。另外置左、右司隶,各领民户20余万,1万户置1内史,共设内史43,专门统治汉人。

    在中央,刘聪的儿子、大单于刘粲,又为丞相、领大将军、封晋王,大单于基本是皇位的继承者。中山王刘曜,被封为大司马。

    刘粲、刘曜二人,算是刘聪的左膀右臂。刘聪的统治机构中虽然也吸收了一部分汉人,可核心权力还是掌控在匈奴贵族手中。

    刘聪创建的这套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从实质上说是在基本上沿袭匈奴旧制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在当时条件下对匈奴各部有巨大的凝聚力。

    然而,这种体制显然存在巨大缺陷。自称汉国,却排斥占华夏地区大多数的汉族士人参政,自然会加深民族矛盾,这种体制,注定会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一个不成功的先例。

    纵观中国历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