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南桓温(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南桓温(二) (第1/15页)

    第三节总是差一点

    桓温第一次北伐。

    公元354年,42岁的桓温率军4万,从江陵(荆州)出发,兵分三路北伐,矛头直指长安。那里,有氐族人,和他们建立的前秦。

    前秦国主苻健率军5万,在峣关迎击。

    一只战狼统率4万狼兵,晋军士气高涨,勇不可挡。几仗下来,苻健率6千残兵败将逃回长安,挖沟筑壑坚守。桓温进军到灞上,发布安民告示。

    自西晋灭亡,五胡入华,北方汉人饱受蹂躏,没想到今日能重见汉军,纷纷牵牛备酒,到军营犒劳。长安附近官员也纷纷向桓温投降。

    这说明,北方百姓还是把东晋作为正统,桓温北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饱尝胜利的喜悦的同时,也有隐忧。那就是,驻兵灞上,远离东晋大本营,晋军后勤供应逐渐成了大问题。

    桓温的设想是,等关中麦熟之时,派士兵抢收麦子,补充军粮。

    苻健毕竟一代雄主,更是个狠人,看准了晋军粮草不济的软肋,直接派士兵把没有成熟的麦子全割光了,搞了个坚壁清野。反正我们去年的余粮还有,油泼面、臊子面、裤带面、永明岐山面的,少吃面多喝汤撑个一两年没问题,你们这帮南方人,带了多少大米来?能撑多久?

    桓温显然撑不了多久,粮草不济,只好退兵。但是,此次北伐毕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有业绩不表扬也不行,晋穆帝封桓温为征讨大都督。

    回家准备准备接着来。356年6月,桓温率军第二次北伐。

    大军再次从江陵(荆州)出发,8月渡过伊水,在伊水北岸与羌族首领姚襄军进行了两次大战。晋军勇猛无前,大败羌军,居然光复了军事重镇洛阳。

    洛阳,唯一一座被称为神都的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