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南桓温(二) (第2/15页)
市,全中国的战略cbd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和象征意义不言而喻。洛阳光复,令桓温激动万分,在洛阳着力修复了西晋历代皇帝的陵墓,建议东晋迁都于此。 桓温的这个建议,也被软骨病史学家们作为桓温野心家的罪证之一。其实,桓温的这个建议,应该是源于中国古代一个最简单的战略思想。 天子戍边。东晋如果能将洛阳作为首都,洛阳就成了北伐的桥头堡。 然而,只求苟安东南的东晋小朝廷,怎敢冒一丁点儿的风险?桓温的建议被中央一口回绝,只得退兵南归。不到三年的功夫,中原地区被慕容鲜卑的前燕占领。 二次北伐成果尽失,却不影响桓温威震寰宇。363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367年,又兼扬州刺史,别忘了他之前就是荆州刺史,这下,他实际掌控了东晋长江领域的所有军队。 368年,东晋加大司马桓温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至此,桓温一跃成为东晋名副其实的最强实力派,此时,他56岁,与开国大典时的毛爷爷同龄。 野风挡不住。369年5月,57岁的桓温雄心不改,又自任徐州、兖州刺史,率水陆军5万,从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第三次北伐。 第三次北伐前,中原的形势对东晋来讲很不乐观。先是东晋的北方重镇许昌被前燕占领,363年至365年,淮阳一带也失守,军事重镇洛阳成了孤城。 前文已讲过,此时守洛阳的,是为洗刷家族耻辱、为子孙入编扫清障碍而主动要求到前线的沈劲。沈劲麾下仅500士兵,显然不是慕容恪、慕容垂所部鲜卑虎狼之师的对手。365年,洛阳陷落,沈劲死节。慕容恪乘胜连克鲁郡、高平、宛城等地,兵锋直指汉水以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