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南桓温(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南桓温(二) (第4/15页)

过饿的人,成年后往往做事保守,不敢轻易冒险,骨子里有一种胆怯和恐慌,生怕冒险失败而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没办法,穷怕了。

    幼时连救母亲命的羊rou都买不起而把亲弟弟典当出去的桓温,就是这样,其性格前文也有所述—是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主儿,打牌时手里不拿两个王一个炸是绝对不当地主的。第一条建议太过冒险,万一打败了回都回不来,桓温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

    第二条建议看起来不错,就地安营扎寨,后勤物资可源源不断运来囤积,相当于把大本营北移,更接近于战场而已。桓温为何不采纳?

    他有所顾忌,顾忌什么?

    桓温所顾忌的,作为其对手的前燕都看破了。前燕大臣申胤,直言不讳:桓温北伐击燕,是东晋众臣所不愿看到的。东晋怕桓温的势力在战时进一步增强,众大臣们一定会在暗中百般阻挠破坏。

    若干年年后的南宋,入侵者完颜宗弼(金兀术)被武圣岳飞揍的想逃回北方时,一个汉jianian书生的一番话令他打消了逃跑的念头:自古以来,若朝中有人弄权作梗,大将是无法在外建功的。岳飞已自身难保,四太子何苦要退兵?

    史籍资料没有留下这个汉jianian书生的名字,每个读史人读到此处时,都会痛骂这个汉jianian出卖国家情报。然而,仔细品味一下,这哪是什么情报,这不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用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铸就的众所周知的事实吗?

    自己远离朝廷和荆州大本营,朝中反对派会乘机整事儿,时间拖的越久越麻烦。桓温顾忌后方日久生变,就得速速开挖河道,速战速决。

    369年7月,桓温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生擒前燕守将慕容忠。前燕国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厉率2万兵马迎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