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南桓温(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南桓温(二) (第8/15页)

后世主流史学界对桓温的评价却普遍不高,认为其是个大野心家,北伐是为了借机提高自身地位,为篡权夺位创造条件。

    的确,桓温后期确有篡夺司马氏政权的意图和表现。

    他曾感叹岁月的流逝。在第三次北伐行军至金城时,看到自己任琅邪太守时所种的柳树苗,已经十围粗,扶着大柳树,流泪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上涨的,只有年龄。岁月不饶人,登上至尊的梦想一直在心中激荡,他躺卧着生出“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的担忧与焦虑,起坐又发出“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岁邪?”豪言,跃跃欲试。担忧与决心交织,道德与欲望互搏,内心一直在做挣扎,情绪上一直在做自我攻击。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就连静字里面,都藏着一个“争”字。

    某次宴会,他借着酒劲试探属下群臣:老了,我们再不搞点啥,就要被司马懿耻笑了。

    满堂皆静,无一人接茬。

    群臣们饱读忠君爱国之书,篡位的阻力重重,本来想靠北伐立威,可枋头之战败于慕容垂之手后,威望也大不如前。

    很无奈,很尴尬,得重新树威!

    郗超,王羲之老婆的侄子,也是桓温十分倚重的智囊,谏言:重树威望,可用一法---行废立。这个行废立可不是说让你自己当皇帝,而是在你主导下换个皇帝。皇帝都由你随便换,还不够立威?

    371年,桓温废掉29岁的皇帝司马奕,立51岁的司马昱为帝(简文帝)。在人均寿命不到50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司马昱妥妥的进入夕阳红栏目组了。

    当年你们司马家的祖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我的心思你也应该能明白:立你当皇帝,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