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南桓温(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南桓温(二) (第9/15页)

让你晚年过过皇帝瘾,可你得有自知之明,死后把皇位主动禅让给我,免得我落个篡逆的骂名。

    人生七十古来稀,皇帝五十多挂掉不稀奇。司马昱当了不到两年皇帝,就被桓温如愿盼死,死前,根据早已与桓温达成的关于禅位的默契,写了遗诏。遗诏虽写明把皇位传给儿子司马曜(晋孝武帝),但要桓温依周公先例居摄,甚至直接表白: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左卫将军王坦之是个道德帝,看到诏书,径直跑到司马昱病床前,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该诏书撕了个粉碎。

    司马昱又何尝想这样做?受权臣威胁,还得强撑着病体费劲向“忠臣”做解释:晋室天下,只是因好运而意外获得,你又对这个决定有什么不满呢?

    王坦之: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和晋元帝建立的,怎由得陛下你独断独行!

    大义凛然?老王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出于王家老牌士族对新兴士族的心理优越感吧。

    不过,你再大义凛然,也抵不过桓温当前在东晋朝堂的分量。司马昱临死前,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内容都是:请镇守在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的大司马桓温入京辅政。

    辅政?看不到禅位的文书,桓温是不进京的。

    司马昱只好命王坦之改写遗诏:命司马曜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司马曜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

    等来等去,等来道比上道诏书还差的,这下得进京说道说道了。桓温立即兵发建康。

    新亭、白下,一南一北两个军垒,建康城的南北门户。来自姑孰的大司马桓温要进京,王坦之和侍中、吏部尚书谢安带领黑压压的一片中央大小官员在新亭迎候。

    旌旗如瀑、剑戟如林、尘土飞扬,顶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