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帝国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帝国危机 (第2/25页)

口还少数百万。

    战乱猛于虎也!

    西晋初年的人口,则达到了1600余万,增长了一倍多。只要经济活跃,国强民富,即使没有三胎政策,人口也能有序增长。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预示着一个自汉以来的强大帝国,将诞生在九州大地。

    会么?

    某日,一个中年官员低着头从首都洛阳皇宫里出来,眉头紧锁,神情抑郁,边走边若有所思,不小心碰到了宫门外设置的铜驼。此人摇了摇头,指着铜驼叹息:总有一天,我会看到你们卧伏在荆棘中。

    此人名索靖,字幼安,敦煌人,出自官宦世家,年少时即有逸群之量,才艺过人,驰名海内,当过地方官雁门太守、酒泉太守,也以荡寇将军之职带兵打过仗,还当过皇帝秘书驸马都尉、尚书郎、散旗常侍,与同乡汜衷、张甝、索紾、索永并称“敦煌五龙”。

    索靖还出自书法世家,其奶奶的弟弟,即是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的“草书之祖”张芝。索靖的草书深得张芝之法,其书“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梁武帝萧衍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询平生最重法度,不肯轻易推许古人,一次,路过索靖书写的碑石后,竟卧于碑下,朝夕摩掌,如痴如醉,不忍离去。

    工作履历丰富的人,往往看问题更有深度。对落笔去向斟酌得当的人,往往目光更精准。偏偏,索靖这两项都占了。他的这一番话,也为后世创设了一个成语--“铜驼荆棘”。

    皇宫外的铜驼,将窝伏在一片荆棘中,排除迁都的可能,自然是指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索靖最终也死于自己预言的这种乱世,后叙。

    明明是“太康盛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