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五) (第4/7页)
“繻有衣袽,终日戒”的注释。虞翻的注释是:“《乾》为衣,故称“繻”。袽,败衣也。《乾》二之五,衣象裂坏,故“繻有衣袽”。《离》为日,《坎》为盗,在两《坎》间,故“终日戒”。谓伐鬼方三年乃克。旅人勤劳,衣服皆败,鬼方之民,犹或寇窃,故"终日戒"也。” 而“繻有衣袽,终日戒”此句话意思,应是浅显易懂。这句话在《周易·既济》文里是句比喻,是以“华美的丝帛绸衣,终会变成破衣败絮,终日要小心戒备”来比喻政治上时刻小心警惕,长存忧患意识。是意在说明事物是在不断的转变中,如华丽的衣服会变成破衣败絮那样,以此提醒统治者时刻要有忧患意识,及戒备的心理,免得出现中心题目“初吉终乱”的局面发生。可虞翻对这句话注释的是什么意思啊!从不同卦象里穿凿附会出一番胡诌八扯。 我们还是对比看下面《周易·既济》文译解内容,便知虞翻的这种“象数”注释是多么的荒谬无知。 3、附录: (1)附录《周易·既济》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既济》原创文本格式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繻有衣袽,终日戒。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濡其首,厉。 ②《周易·既济》春秋文本格式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蹇: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比: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屯: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革:繻有衣袽,终日戒。 ()明夷: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