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二章 帝国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帝国危机 (第4/25页)

法官是指国外的大法官,像笔者这样的小法官,只能称为“司法民工”,用司法为民众工作的人,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其他不敢多想,也不能多想。

    西周时,按周礼治国。周天子分封天下,社会各阶级分明。你是什么出身,你的儿孙的出身也就是什么,基本不变。由此,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管理,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诸侯权力增大,中央控制力逐渐衰弱,各诸侯国的国君自己出钱养了一批“客卿”、“食客”等国家正式公务员编制之外的各色人材,为自己服务。

    战国时,秦通过商鞅变法,确立了“军功爵制”。奴隶、士兵、临时工,只要能立战功,统统能改变身份,直接入国家公务员编制,无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考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宇宙的尽头不是铁岭,而是铁饭碗。不孝有三,无编为大。编制的感召力是无穷的,“军功爵制”造就了一帮打仗不要命的二杆子。这种重赏之下必有不要命二杆子的执政理念,使秦最终灭掉了“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六雄,统一了天下。这,也算是人才激励机制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两汉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任用人才,统治者颇费了一番心机。起先采取的是察举、征辟的办法。西汉时由于崇儒学,故官僚多以儒学经术起家,讲学授徒,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股社会力量,其子孙后代承家学,继续做官。

    中国第一批豪门贵族起源于何时?

    东汉。

    东汉建立者刘秀,建国后大封功臣,即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造就了第一批贵族豪门,到东汉中叶时,逐渐形成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门士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